600億肝病化藥市場 誰主沉浮
醫藥網12月11日訊 隨著我國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進入深水區,國內藥企的壓力越來越大。從原研藥及相關物質采購,隨后是生產、技術、質量檢驗分析等軟件硬件的完善,環環相扣,如履薄冰,可以說獲得高含金量批文已成為眾多藥企共同面臨的機遇和挑戰。據悉,在CFDA首批進行一致性評價現場檢查的6個省份中,約有9家藥企的13個品種目前處于申報審批狀態。11月下旬,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(CFDI),已馬不停蹄地奔赴各省,展開了一系列的現場檢查工作。上述13個品種中,抗感染類藥物阿莫西林、恩替卡韋是國內抗細菌感染類亞類和抗乙肝亞類市場中的支柱品種。江西青峰藥業的恩替卡韋是此次接受大考的重點之一,不論對國內乙肝治療市場,還是青峰集團來說,其重要性都非同一般。
愛肝護肝不容小覷
根據病原學研究,迄今為止,人類所認識到的病毒性肝炎有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等五種分型。此外,非病毒性肝病主要是酒精性肝炎、脂肪性肝炎,以及藥物、毒性物質和代謝綜合癥引起的特異性肝病。
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,極可能導致慢性肝病,進而引起肝衰竭、肝硬化和肝細胞癌。在醫學高速發展的今天,仍有57%和78%的慢性肝炎患者轉化為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癌,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嚴重的負擔。
根據《2017 EASL最新乙肝指南推薦要點》指出,對于肝病治療首選抗病毒恩替卡韋、替諾福韋和替諾福韋艾拉酚胺單藥治療。差異治療不主張拉米夫定、阿德福韋和替比夫定,因此推動了治療市場的變更。
強化“肝炎管理”助推市場
統計數據表明,我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約為9300萬人。盡管加大了疫苗免疫和宣教工作,每年乙肝新發感染者仍達10萬之眾,從而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為慢性肝炎、肝硬化和肝癌付出治療成本最多的國家。
數據顯示,2016年我國肝病用藥總體規模超過500億元。國內肝炎化學藥物治療市場主要由保肝護肝化藥、免疫增強調節類、抗肝炎病毒類、干擾素類和肝炎Ⅱ類疫苗等五大板塊構成。此外,中成藥、配方顆粒、保健品輔佐著肝病市場,也是不可低估的組成部分。